摘要
随着全球资源需求的持续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提升,地质勘探行业正经历从传统人工勘探向 “智能化、精准化、绿色化” 的深度转型。本文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地质勘探技术体系的创新突破,分析了行业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与可持续发展挑战,结合典型案例探讨了人工智能、遥感技术、绿色勘探工艺的融合应用路径,提出了面向 “双碳” 目标的行业发展策略。研究表明,技术赋能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是地质勘探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地质勘探;智能化;绿色勘探;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地质勘探作为资源开发的前端环节,是保障能源、矿产供给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勘探目标向深部、复杂地形及海洋领域延伸,叠加 “双碳” 目标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双重要求,传统勘探模式在效率、精度及环境友好性上的局限性日益凸显。以物联网(IoT)、人工智能(AI)、航空遥感(R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勘探工艺的深度融合,推动行业进入 “精准勘探” 与 “绿色勘探” 并行的新阶段。本文旨在通过技术演进与行业实践的结合分析,为勘探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二、地质勘探技术体系的创新与突破
2.1 智能化勘探技术的核心应用
2.1.1 数据采集技术的自动化与立体化
2.1.2 数据处理与建模的智能化升级
2.2 绿色勘探工艺的实践与推广
2.2.1 低环境扰动勘探技术
2.2.2 生态修复与勘探协同模式
三、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3.1 资源勘探难度与成本攀升
3.2 生态环境保护与勘探的矛盾加剧
3.3 技术转化与人才结构失衡
四、行业转型的路径与对策
4.1 构建 “技术 - 生态 - 政策” 协同发展体系
4.2 推动勘探全流程数字化转型
4.3 强化人才培养与标准体系建设
五、结论与展望
地质勘探行业正从 “经验驱动” 转向 “数据与技术双轮驱动”,智能化与绿色化的深度融合既是应对资源环境挑战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路径。未来需进一步突破深部勘探技术瓶颈,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勘探活动与自然保护的共生共荣。随着量子计算、纳米传感器等新技术的涌现,勘探行业有望在资源精准探测、碳循环地质响应等领域开拓新的研究空间,为全球能源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强支撑。
参考文献
[1] 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勘查规划(2021-2025 年)[Z]. 2021.
[2] Goodfellow I, Bengio Y, Courville A. Deep Learning for Geological Data Analysis[J]. Nature Geoscience, 2023, 16(3): 211-218.
[3] 中国地质调查局。绿色勘查技术规范(修订版)[S]. 2024.
[4] 案例数据来源:某省地质勘查院 2024 年技术报告、国际勘探承包商协会(ICEG)年度白皮书.